•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黨建網 > 黨建好書
    讓文學之花在山鄉綻放——吉林省農民作家文學創作培訓班側記
    發表時間:2023-11-08 來源:中國作家網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在吉林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喜悅的美好時節里。10月30日至11月1日,吉林省農民作家文學創作培訓班在蛟河市舉辦,來自省內9個地區的51位農民作家代表,共赴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學盛宴,在收獲的季節里,采擷絢爛多彩的文學之花。

     

      “是耕耘者,也是奮斗者,更是書寫者”

      開班儀式上,吉林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麗向一直堅持文學夢想、為吉林文學創作增色添彩的農民作家學員送上了親切的問候。她說:“吉林是農業大省,在向農業強省邁進的道路上,廣大農民作家既是耕耘者,也是奮斗者,更是書寫者。舉辦農民作家文學創作培訓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切實舉措之一,是“做人的工作”的具體行動,是培育鄉村文化人才、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精神力量的重要實踐。她希望農民作家能夠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在未來的文學創作道路上,做新時代山鄉巨變的記錄人、鄉村文化的傳播人、文學路上的圓夢人,爭做新時代新農村搬不走的文學“輕騎兵”,以文學的方式匯聚起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的磅礴力量?!?/p>

      蛟河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和市文聯對本次培訓給予了大力支持。蛟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麗艷表示,蛟河是一座山水之城,關東奇山拉法山、秋天童話紅葉谷、山水畫廊松花湖繪就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也是一座文化之城,巴拉文化、漁獵文化、木幫文化、紅色文化,底蘊濃厚、綿遠流長,為蛟河文學創作厚植了沃土。她誠邀全省的作家朋友,特別是農民作家朋友能夠常來蛟河,用文學的筆觸描繪蛟河的振興發展。

     

      “好的作品要寫出生活的真意”

      “陽光,大把的金子,把我裝幀成一幅風景?!边@是農民作家高森林站在六月的玉米地中寫給自己的詩句。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詩人,他熱愛文學猶如熱愛土地,堅持寫文學創作筆記,已完成202本、14463篇。他的創作筆記還在繼續,正如他對文學的熱愛從未停止。他在開班儀式上說:“真實的生活生發真實的思想情感。好的文學作品要融入生活,要寫出生活的真意?!彼€不忘鼓勵農民作家要堅持自己的文學理想,讓文學成為照亮心靈之路的永恒光芒。

      “當聽說省作協、文學院要在蛟河舉辦農民作家培訓班,我非常高興。當聽說我的報名申請通過后,我更是激動得難以入睡?!蓖跽讋傉驹谂_上,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這是他第一次登臺,站在這么多人面前講話,他分享了自己的創作之路:“我是一位養蜂人,開始寫作后,對所有事物都有了不同的感覺,花鳥魚蟲這些農民司空見慣的事物都與我有了關聯,我的生活因文學不再枯燥無味,也因文學變得那么美好,我相信這就是文學的力量?!蓖跽讋傄延性姼枳髌吩谑∈袌罂l表,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養蜂人,但他釀出的蜂蜜應該會有不普通的味道——文學的味道。

     

      “以文學的名義奔赴到此”

      為切實幫助農民作家有效解決創作中遇到的瓶頸和難題,培育身在山鄉基層、飽含創作激情的寫作力量,吉林省作協、文學院精心安排了培訓課程,邀請省內知名作家以授課和改稿相結合的方式,對學員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吉林省作協副主席、散文委員會主任趙培光,吉林省作協副主席任白,吉林省作協副主席、文學院院長王懷宇,分別以《把散文寫好》《我們為什么需要詩歌》《新時代山鄉巨變背景下的小說寫作》為題,為學員帶來理論與實踐兼具的文學課。授課作家提出了散文要有突破、有智慧、有情懷、有文字的具體要求;帶領學員以讀詩的方式探尋詩歌本質,明晰詩歌寫作的真正意義;傳遞了小說要有獨特性的創作理念,希望小說創作要站在以新時代為背景的大視角下,將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付諸筆端、融入作品,書寫吉林大地發生的獨特而鮮活的故事。課上,三位老師還從立意選題、謀篇布局、語言表達等方面對學員提交的作品給予全面細致的點評。

      “對于我們農民作者而言,寫作就如同在尋求另外一種活法,并在這種生命體驗中獲得內心的豐盈?!眲撧k并主編蛟河市《山花農民報》的張曉英在課后頗有感觸地說,“每位老師的授課都深入淺出、有的放矢,每節課結束時學員們都還意猶未盡。這樣的培訓課不僅讓我們這些一線的農民作者拓展了文學視野,提高了寫作能力,同時也堅定了對文學的堅定信念。我深信每一顆用文學滋養過的心靈都是高貴的心靈,即便我們是農民!”

      來自雙遼市東明鎮的史春培說:“各位老師高屋建瓴的授課與對改稿作品一針見血的指正,給了我醍醐灌頂般的點撥與指引??赡芪腋F盡一生也不能成名成家,但這并不影響我對文學的熱愛。文學,讓我具備了‘站在煩惱里仰望幸?!哪芰?,或許這也正是我們放下所有,以文學的名義奔赴到此的真正原因?!?/p>

      “對這次專門為農民作家舉辦的文學培訓,我是萬分珍視的。三堂文學課后,用受益匪淺、收獲頗豐。作為一名農民作者,能遇到名師點撥,能現場聆聽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能有拙作拙句得到老師的現場改稿,實乃人生一大樂事、幸事?!迸嘤柦Y束后,樺甸市公吉鄉的劉啟庭又回到了地里收玉米,但他說,他的心思還沉浸在老師們精彩紛呈的授課中,他是真舍不得離開蛟河,離開與文學相擁的美好時刻。

     

      “為鄉村振興鼓與呼”

      初雪為歡謠,再雪猶喜視。11月1日,蛟河迎來了冬天的第一場雪,在溫暖明亮的會場里,一場暢談當下、展望未來的文學創作交流座談會在熱烈的氣氛中舉行,“土地”“山鄉巨變”“鄉村振興”“文學的力量”是出現最多的詞語。它們像接力棒一樣出現在每一位農民作家的發言中。

      松原市前郭縣的孫玉平說:“省作協、文學院為我們農民作者連續出版《吉林農民作家作品選》,發表了幾百位農民作者的作品,為我們這些最底層的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非常珍貴的展示作品的機會,作為其中的一員,我真心地道一聲:謝謝!”《吉林農民作家作品選》自2013年起,每年出版一本,是吉林省作協以文學的方式助力鄉村文化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收錄了農民作家創作的小說、詩歌、散文等千余篇作品,是吉林農民作家文學創作的主要陣地,也是推動他們不間斷進行文學創作的助推器。

      “因為文學我重新認識到土地的博大與農民的偉大?,F在,我經常用手中的筆記錄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為鄉村振興鼓與呼?!备呖∠闳缡钦f。

      李光蘭的家在臨江市鬧枝鎮,是一個在長白山腳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她說:“起步晚,基礎差,是我們農民作者普遍的共性問題。受客觀因素的局限,我們的學習機會相對來說也要少一些。所以我特別珍惜此次學習機會。今后,我會努力寫好我們的鄉土文化,寫好中國新農村的變化,為自己的家鄉代言,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p>

      農民作家創作有客觀條件的局限,但也具有天然的地域優勢?!昂芏嗳瞬娠L,都到我們農村。我們腳踩著厚重的黑土地,身邊有那么多的素材可寫!我們就用筆去描繪美麗的家鄉吧,描繪我們的山鄉巨變吧!”遲東晶充滿自信地說。

      “農民是土地的承載者。鄉村振興、共同富裕,這些時代的標簽,需要農民作家作為一名見證者、記錄者用文字呈現給世界?!鼻f吉春說,“創作出反映新時代山鄉巨變的好作品,是我們每一個從田野走來的寫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p>

      趙迎華以一名作家的細膩與敏銳,看到了大家臉上不一樣的風景,她說:“我們大多都是剛忙完地里的活計便匆匆趕來,有的人手上還留著尚未痊愈的傷痕,雖然都是風塵仆仆的模樣,但大家面龐上的疲憊卻遮不住眼里的光,那里有對文學殿堂的向往,有對詩和遠方的追逐?!壁w迎華對未來充滿期待,“大地是我們永不枯竭的創作源泉,我們要把文學創作之根深深地扎在故鄉的黑土地上,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為家鄉的文學版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p>

      “……我從田間走來/帶著泥土的芬芳/還有/振興的鄉村靚麗的模樣”。來自通榆縣十花道鄉的李秀軍在座談會上大聲朗誦了他創作的詩歌, 詩的名字叫《告訴你,我驕傲的名字是農民》。這首質樸深情、洋溢著新時代新農民自信的詩歌,引起現場學員的共鳴。

      犁平阡陌,筆耕春秋。吉林農民作家以文學的方式為鄉村振興蓄力賦能。他們一邊耕耘大地,一邊仰望星空,詮釋了新時代、新農民的最美姿態。他們在白山松水間孕育文學的種子,努力讓吉林的山鄉大地遍開文學之花。(作者:高瑩)

    網站編輯:穆 菁
    黨建網出品

    友情鏈接